順勢而為,加權指數對台股交易有多重要?

什麼是加權股價指數?對交易者有什麼影響?我買股票是看好這間公司的未來前景,加權股價指數是漲是跌與我何干?本文為您一一解答。
什麼是加權股價指數?
加權股價指數,全名為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,
一般簡稱為加權指數或是大盤指數
其編制方法為,採集所有上市普通股為樣本,
依據下列公式計算:

指數 = 總發行市值 ÷ 當日基值 × 100

總發行市值為所有採樣股票成交價乘以發行股數所得市值的總和。
基值是為了維持指數連續性,
對採樣股票股權變動所做的調整。
加權指數於1967年1月發佈,基期為100,
歷經50個年頭,在2017年1月,來到了9300點。

簡單來說,加權指數代表,
所有上市公司在投資人心目中的價值總和
加權指數上漲,
代表投資人認為,
未來所有上市公司的獲利會比現在更多,
所以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來購買股票。
加權指數下跌,
代表投資人認為,
未來所有上市公司的獲利會呈現衰退,
所以只願意付出更低的價格來購買股票。

加權指數對股票交易者有什麼影響?
我們由歷史資料統計,
分析在加權上漲與下跌期間買進股票,
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。

加權指數在2015年8月25號到11月9號,
從7400點上漲到8800點,
在這段期間裡,
873隻上市股票中,有824隻上漲,
上漲的比率為94.4%。

當然,我們不可能每次都準確預測趨勢轉折的第一時間點,
如果中途發現趨勢轉變才介入的話,
情況又是如何呢?

我們一直等到第二個上漲波段突破前高,
拉回不破前低之後,
在9月25號進場,同樣11月9號出場,
873隻上市股票中,有738隻上漲,
上漲的比率為84.5%。

也就是說,對於台股交易者而言,
確立加權指數已經處於上升趨勢的前提下,
你有很高的機率會選到"對的股票"。

讓我們多看幾個例子:

2016年1月21號到3月21號,
加權指數從7700點上漲到8700點,
在這段期間裡,
880隻上市股票中,有797隻上漲,
上漲的比率為90.6%。

同樣的,如果我們等到2月17號,
在指數突破盤整區間後,
上漲拉回不破前低再進場,
880隻上市股票中,有724隻上漲,
上漲的比率為82.3%。

那,如果我們在指數下跌時買進股票會是怎麼樣?
2015年4月底指數攻上萬點後快速下滑,
最低來到7203點,
期間868隻上市股票,
最後還能保持上漲的只有26隻,
上漲的比率為3%。

如果沒有判斷出加權已進入中期下跌趨勢,
在7月1號誤認中期回檔完成而進場,
在868隻上市股票中,
最後上漲的只剩下21隻,
上漲的比率為2.4%。

結論
順勢而為,是成功交易者的不二心法。
在加權指數處於上漲趨勢時,
「站在風口,豬也會飛」,
你很容易選到"對的股票"。
而在加權指數處於下跌趨勢時,
「覆巢之下無完卵」,
縱使選股技巧再高超,
也很難逃過市場無情的砍殺。
因此,判斷加權指數處於何種趨勢之中,
對於台股交易者而言,
是一堂值得也必須瞭解的課題。

日後將會陸續新增如何判斷大盤趨勢的文章,
敬請期待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粉絲專頁

技術提供:Blogger.

網誌搜尋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