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股關鍵數據:《基本面》景氣領先指標


景氣領先指標是股市的領頭羊,看懂景氣領先指標,就能順勢而為、趨吉避凶,成為中長線投資的贏家!
指標介紹
當某種指標的數值變化領先景氣,
並且轉折點常先於景氣循環轉折點發生,
我們稱此種指標為領先指標
台灣景氣領先指標由行政院轄下國家發展委員會編製,
由外銷訂單指數、實質貨幣總計數、股價指數、
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淨進入率、
核發建照面積(住宅、商辦、工業倉儲)、
SEMI半導體接單出貨比,
及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等7項構成項目組成,
每個月月底發佈上一個月的數值,
也就是2月的數值,3月底才會看到。

指標解析
景氣領先指標很大程度上,
反映了台灣整體經濟基本面的狀態。
以下,我們將2006-2017的12年期間分成三個部份來解析:
1. 2006-2010

如圖中A區所示,08年金融海嘯發生前,
當台股還在拉逃命波的時候,
景氣領先指標已連續數月下降,
暗示基本面已出現嚴重問題,投資人應審慎應對。
不久後逃命波結束,
指數就直線下落,跌幅超過50%。
圖中B區的部份,當09年初指數進入盤整,
電視媒體在討論,景氣還要壞多久的時候,
景氣領先指標悄然回升,
暗示基本面情況有所好轉,
隨後指數拉出一波4000點的大多頭走勢。

2. 2010-2013

如圖中C區所示,
在11年歐債危機發生前,指數還在高檔盤整,
景氣領先指標已率先下落,
所以回頭來看,台股並非單純受到歐債危機牽連下跌,
而是本身基本面就出現了問題。
圖中D1、D2區域出現少見的基本面震盪,
D1區先做一次假性回升,指數再拉回測底,
D2區才正式結束由歐債危機開啟的中期回檔走勢,
回歸多頭上升軌道。

3. 2013-2017

如圖中E區所示,15年指數上攻萬點前,
景氣領先指標已率先下落,
表示此次上攻萬點的行情,
並沒有基本面的支撐。
隨後指數急速下殺至7200點左右,
跌幅達28%。
圖中F區的部份,
16年初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回穩,
希臘危機獲得緩解,
此時景氣領先指標也向上扭轉,
暗示基本面回穩,
自此指數重新開啟一波上攻萬點的走勢。

總結
綜觀過去12年的走勢,
景氣領先指標對於中長線的投資者而言,
相當具有參考價值。
然而,沒有單一指標是完美的
指標震盪、過度領先(逃命波)都是景氣領先指標的缺點,
仍然需要配合其他指標以及資金控管來克服。
請參考:關鍵數據:台股指標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粉絲專頁

技術提供:Blogger.

網誌搜尋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