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不是專門從事房地產投資的朋友,能夠累積豐富房地產買賣經驗的人相信不多。本篇老查分享一個真實故事,說明房地產交易中「先鑑價,再出價」的重要性。
老查在全心投入金融商品交易前,
曾經有想過要從事不動產行業,
雖然後來因故未能如願,
但也通過了普考不動產經紀人資格考試,
並且做過幾筆不動產交易,
所以老查的朋友們遇到不動產買賣的問題時,
都喜歡來找老查討論。
真實故事
老查的好友,李先生,是一家中小企業的老闆。
李先生準備明年成家,於是從今年八月開始看房子,
老查建議他慢慢來,先累積一些看房子的經驗,
有覺得不錯的,可以先請銀行鑑價看看,
這樣累積一段時間之後,
對於當地的行情與自己的喜好,都能有一定的掌握度。
李先生的預算大概在3300萬~3500萬,
希望銀行貸款可以貸到75成左右,
也就是頭期款李先生希望可以壓在900萬以下。
物件A是內湖區的一間新成屋,
李先生曾經看過一次,格局、環境都很喜歡,
無奈屋主開價4100萬,與預算差距太大只好作罷,
也沒有再去進行「鑑價」的動作。
這天早上房仲約了李先生的父親去看物件A,
李先生的父親看完覺得非常喜歡,
要求李先生立刻下斡旋來和屋主談價格,
於是李先生就付了10萬的斡旋金,
希望屋主可以同意以3400萬將房子售出,
希望屋主可以同意以3400萬將房子售出,
結果出乎意料地,當天晚上屋主就點頭了。
隔天簽了約後,開始走貸款流程,
沒想到李先生最常往來的銀行,
對物件A鑑價的結果只願意貸2200萬,
所以李先生的頭期款必須要準備1200萬(3400-2200=1200),
比起當初的預期硬生生多出了300萬,
嚇得李先生出了一身冷汗,
還好後來李先生有找到其他家銀行,
願意以特殊的條件貸給李先生2500萬,
才解決了頭期款不足的問題。
還好後來李先生有找到其他家銀行,
願意以特殊的條件貸給李先生2500萬,
才解決了頭期款不足的問題。
這裡就體現了「先鑑價,再出價」的重要性,
你心裡的價格、屋主心裡的價格、實價登錄的價格,
都沒有銀行鑑價來得重要,
因為銀行鑑價直接影響你所需要的頭期款金額,
如果已經簽約才發現頭期款不足,
通常這個房子都會買得非常非常辛苦。
對小資族而言,1000~1500萬的房子,
少貸1成,頭期款就必須多準備100~150萬,
這個缺口可能就要賣車、借錢、拿爸媽房子二胎才能補得上了。
總結
「先鑑價,再出價」是買賣房地產的鐵則。
鑑價的結果跟物件、景氣、貸款人條件都有關係,
你可能根本沒有準備那麼多頭期款。
謹記,「先鑑價,再出價」,讓你永保安康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